事在四方,要在中央;圣人执要,四方来效。
——《韩非子·扬权》 解析:政事分给地方官员来做,大权集中在中央。
圣明的君主执掌着政权,四方的官员都来效力。
强调君主集权的重要性。
法不阿贵,绳不挠曲。
——《韩非子·有度》 解析: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,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。
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。
世异则事异,事异则备变。
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解析:社会变化了,一切事情也要随着变化;情况变化了,政治设施、社会政策也必须相应地变化。
主张根据时代变化进行变革。
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,论世之事,因为之备。
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解析:因此圣人不希望一切都学习古代,不墨守成规,而是研究当代的情况,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 。
倡导与时俱进,反对守旧。
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 解析:千里长的大堤,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。
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。
欲成其事,先败其事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 解析:想要做成一件事,有时候需要先经历一些失败,从中吸取教训,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。
故明主之治国也,明赏,则民劝功;严刑,则民亲法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心度》 解析:所以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,明确奖赏,民众就努力立功;刑罚严厉,民众就服从法令。
阐述治国需赏罚分明。
夫严家无悍虏,而慈母有败子。
——《韩非子·显学》 解析:在严格的家庭中没有凶悍的奴仆,而在溺爱孩子的慈母家中却有不成才的儿子。
强调教育要有一定的威严。
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。
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解析:袖子长有利于起舞,钱财多利于做生意。
比喻条件优越更便于行事。
巧诈不如拙诚。
——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 解析:巧妙的欺诈不如笨拙的诚实。
提倡为人处世要真诚。
小信成则大信立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 解析:在小事上能够讲求信用,在大事上就能够建立起信用。
强调诚信从小事做起。
明主之道,必明于公私之分,明法制,去私恩。
——《韩非子·饰邪》 解析:英明君主的治国原则,一定要分清公私的界限,明确法度,摒弃私人的恩惠。
突出公私分明及法治的重要性。
君无见其所欲。
君见其所欲,臣自将雕琢。
——《韩非子·主道》 解析:君主不要表现出自己的欲望。
君主如果表现出自己的欲望,臣子们就会自我粉饰伪装。
提醒君主保持克制,不轻易暴露喜好。
人主之患在于信人。
信人,则制于人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备内》 解析:君主的祸患在于信任别人。
信任别人就会被别人控制。
反映出对君主权力安全的思考。
凡治天下,必因人情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八经》 解析:凡是治理天下,必须依据人的本性。
说明治理国家要考虑人性特点。
夫民之性,恶劳而乐佚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心度》 解析:人的本性是厌恶劳苦而喜欢安逸。
指出人性中好逸恶劳的一面。
故视强,则目不明;听甚,则耳不聪;思虑过度,则智识乱。
——《韩非子·解老》 解析:所以视力过强,眼睛就不明亮;听力过甚,耳朵就不灵敏;思虑过度,智力就会混乱。
提醒人们做事要适度。
摇木者一一摄其叶,则劳而不遍;左右拊其本,而叶遍摇矣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功名》 解析:摇树的人逐一拨弄每片树叶,那么即使很劳累也不能把叶子全部摇遍;要是左右拍打树干,那么所有的树叶就都会晃动了。
比喻做事要抓根本。
火形严,故人鲜灼;水形懦,故人多溺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七术》 解析:火的样子很猛烈,所以人们很少被烧伤;水的样子很柔弱,所以很多人被淹死。
说明看似严厉的事物反而让人谨慎,看似柔弱的事物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。
利之所在,民归之;名之所彰,士死之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 解析:利益在哪里,民众就归向哪里;名誉能得到彰显,士人就会为之献身。
揭示了利益和名誉对不同人群的吸引力。
冰炭不同器而久,寒暑不兼时而至。
——《韩非子·显学》 解析:冰块与炭火不能在同一个容器中长期共存,寒冷与炎热不能在同一时节同时到来。
比喻相互对立的事物不能相容。
非天时,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;逆人心,虽贲、育不能尽人力。
——《韩非子·功名》 解析:违背农时,即使有十个像尧那样贤能的君主,也不能使庄稼在冬天长出一个穗子;违背人心,即使有孟贲、夏育那样的勇士,也不能使人们竭尽全力。
强调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和人心。
夫言行者,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。
——《韩非子·问辩》 解析:言论和行动,要以是否有实际功效作为衡量标准。
突出务实的观点。
令则行,禁则止,宪之所及,俗之所破。
如百体之从心,政之所期也。
——《韩非子·有度》 解析:有令则行,有禁则止,凡是法令所涉及的,风俗方面的弊端都能破除。
就像身体各部分听从大脑指挥一样,这是为政所期望达到的局面。
强调法令的权威性和执行力。
国无常强,无常弱。
奉法者强,则国强;奉法者弱,则国弱。
——《韩非子·有度》 解析:国家不会永远富强,也不会长久贫弱。
执行法令的人坚决,国家就会富强;执行法令的人软弱,国家就会贫弱。
强调法治对国家兴衰的关键作用。
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